在污水處理廠、地表水監測站及工業排放口,氨氮濃度是衡量水質安全的核心參數。氨氮自動檢測儀能連續、精準地提供數據,助力環保決策與工藝優化。然而,其檢測結果的可靠性不僅依賴儀器性能,更取決于操作人員是否掌握科學的使用方法。規范操作
氨氮自動檢測儀,是確保每一組數據都真實可信的前提。

一、開機前準備
使用前檢查電源電壓是否穩定,確認儀器接地良好。打開試劑倉,核對納氏試劑或水楊酸試劑、清洗液、標準液等是否充足,瓶蓋密封完好。檢查蠕動泵管是否老化、扭曲,必要時更換。確認廢液桶已清空,避免溢出。
二、管路連接與系統沖洗
將進樣管插入待測水樣中,確保位置穩定且無氣泡吸入。開啟儀器,進入“沖洗”模式,用去離子水循環沖洗管路與反應池10-15分鐘,清除殘留雜質,避免交叉污染。
三、校準與
更換試劑后,必須進行校準。按說明書配置不同濃度的標準溶液(如0、1、5、10mg/L),執行多點校準程序。儀器將自動生成標準曲線。建議每周進行一次校準驗證,偏差超過5%時重新校準。
四、設置測量參數
通過觸摸屏設定采樣頻率(如每小時一次)、報警閾值(如氨氮>1.5mg/L報警)、數據存儲間隔等參數。選擇合適的量程,避免高濃度樣品超出檢測上限。
五、啟動自動檢測
確認一切正常后,切換至“自動運行”模式。儀器將按設定程序自動取樣、加試劑、反應、比色、計算并輸出結果。運行期間觀察流程是否順暢,有無漏液、氣泡或異常報警。
六、日常監控與維護
定期查看數據趨勢,發現突變值及時排查原因。每日檢查試劑余量,及時補充。每周清潔比色皿與反應池,防止污垢附著影響光路。每月更換蠕動泵管,避免因老化導致計量不準。
七、關機與應急處理
長期停用時,執行“關機清洗”程序,用清洗液和去離子水沖洗系統。若出現管路堵塞、試劑耗盡或報警,應立即停機排查,不可強行運行。
八、記錄與溯源
詳細記錄校準時間、試劑更換、故障處理等信息,確保數據可追溯。